用户中心
智慧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农友网 > 农业种植技术  > 葡萄无核化的机制

葡萄无核化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4/9/25来源:网络人气:297


有核葡萄经无核剂处理后,为什么会变成无核葡萄呢?这就是关于无核化机制的研究。

我们剖视无核化栽培所结的葡萄无核果,可看到它们并不都是一样的,也并不都是真正无核。其中大部分果,果内只看到4粒极小的胚珠残留物;而其余的果内,则除有0~8个极小的胚珠残留物外,还有1~4个大小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的败育了的种子残核。小的残核长度只1~2毫米,大的可长达6~7毫米,但种皮都未硬化,食用时感不到有核。因此,从商品角度都可称为无核葡萄。至于极少数果内,还有种皮硬化了的种子,则属于无核化不彻底的现象。这些硬核,大小也不一,小的如沙粒,大的如正常的种核;有的有胚和胚乳,有的只有种皮。

所以无核果形成的机制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葡萄的花序上,原先就有相当数量的花朵,其子房中的胚珠发育不正常,不能受精;或者胚珠虽正常,但未曾受精。这些花朵,在常规栽培时往往都会脱落;如不脱落,结的也是无核果。葡萄无核剂有防止形成离层、防止脱落并吸引营养进入子房的作用,因而使这些原先就不可能形成种子的子房,结出无核果。

第二,无核剂在花前使用时,胚珠内的胚囊还未形成。由无核剂的干扰,使胚囊不能正常发育,从而使异常胚珠的百分率大大提高。

第三,少数仍有正常的胚珠并已受精的幼果,在花前和花后无核剂的作用下,改变了果实内部的激素平衡,干扰了幼果内部的营养分配,使种子败育,种皮不能硬化。

第四,无核剂种类不同,其无核化的作用机制也不同。

此外,栽培技术、环境条件,也能诱导无核,如花前氮肥和水分多,葡萄倾向徒长时;花前光照不足或花前进行环剥等,都能改变葡萄体内激素平衡和营养分配,使胚珠(和花粉)异常。

葡萄品种不同,对无核剂和栽培技术的反映也可能不同,无核化的效果也不一样。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邮箱:xcpba@qq.com




首页智慧农业新闻养牛养猪养鸡养鸭养鹅养羊养虾养蟹养鱼农机农药饲料种子水稻化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